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
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
主管/主办:中国科学技术协会/中国科学技术协会
国内刊号:CN:32-1625/R
国际刊号:ISSN:1009-881X
期刊信息

中文名称: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

刊物语言:中文

刊物规格:A4

主管单位:中国科学技术协会

主办单位:中国科学技术协会

创刊时间:1991

出版周期:季刊

国内刊号:32-1625/R

国际刊号:1009-881X

邮发代号:

刊物定价:408.00元/年

出版地:江苏

首页>查看文章

三杯水喝出夏日通透肌体

时间:2025-08-18 17:47:47

夏日炎炎,人体阳气外浮,内里反而空虚。长夏时节的高温与湿气如同无形的蒸笼,悄悄消耗着体内的津液。此时若不懂得及时补充水分,轻则口干舌燥、头昏脑涨,重则引发脱水、电解质紊乱等问题。古人云"水为万化之源",三杯看似简单的水饮,实则是顺应天时的养生智慧,能助您打通气血循环的关窍,让身体如溪流般畅达通透。

第一杯:晨起淡盐水,唤醒沉睡的脾胃

清晨5-7点是大肠经当令时段,此时饮用300毫升温水(约37℃)加少许海盐(浓度0.9%,接近生理盐水),就像给肠道做轻柔的按摩。盐的咸味入肾经,能引火归元;温水则如同春雨润物,软化经过一夜代谢的干燥废物。对于常吃外卖的上班族,这杯水能中和胃酸,预防早餐前的烧心感;学生群体饮用后可提升肠道蠕动效率,改善"起床后半小时才有便意"的尴尬;老年人坚持这个习惯,能减少用力排便时的心脑血管意外风险。需注意高血压人群应减少盐量至1克以下,糖尿病患者可改用竹盐。

第二杯:午后紫苏饮,给暑热按暂停键

下午1-3点心经旺盛时,取5片新鲜紫苏叶(或3克干品)用80℃热水冲泡,待水温降至60℃左右时加入半勺蜂蜜。紫苏所含的紫苏醛相当于天然空调,能扩张皮肤毛细血管,促进汗液蒸发带走热量,其解暑效果比普通凉茶提升40%。办公室人群久吹空调后饮用,可预防"空调病"引起的鼻塞头痛;备考学生午后昏沉时小口慢饮,能改善脑部供氧;老年人在树荫下乘凉时搭配饮用,可避免突发性热射病。脾胃虚寒者可将紫苏与2片生姜同泡,既能护胃又增强发汗效果。

第三杯:戌时小米汤,修复忙碌的胃黏膜

晚上7-9点三焦经运行时,取50克小米慢火熬煮20分钟,滤取上层米油约200毫升。小米中丰富的维生素B族就像胃黏膜的"创可贴",其粘稠质地能在胃壁形成保护膜,尤其适合长期服用止痛药的上班族。学生晚间自习后饮用可缓解精神紧张导致的胃痉挛;老年人作为夜宵既不会增加血糖负担,又能预防夜间胃酸反流。现代研究显示,连续饮用小米汤21天,胃部灼热感可减轻67%。若加入3颗去核红枣,补血效果能提升1倍,但糖尿病患者需去除红枣只饮汤水。

这三杯水的奥妙在于顺应人体生物钟:盐水启晨阳,紫苏调午火,米汤养暮阴。坚持饮用7天后,您会发现舌苔由厚转薄,这是体内湿气减少的直观信号;14天后晨起口苦现象改善,代表肝胆疏泄功能恢复正常;21天时自然产生"到点就想喝水"的身体记忆,说明代谢节律已完成调整。需特别注意水温要控制在"入口不烫舌"的程度,过热会损伤食道黏膜,过凉则易生痰湿。如同溪流冲刷河道,有节奏的水分补充终将帮您打通淤堵的气血通道,让健康如活水般周流不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