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
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
主管/主办:中国科学技术协会/中国科学技术协会
国内刊号:CN:32-1625/R
国际刊号:ISSN:1009-881X
期刊信息

中文名称: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

刊物语言:中文

刊物规格:A4

主管单位:中国科学技术协会

主办单位:中国科学技术协会

创刊时间:1991

出版周期:季刊

国内刊号:32-1625/R

国际刊号:1009-881X

邮发代号:

刊物定价:408.00元/年

出版地:江苏

首页>查看文章

医疗行业刮骨疗毒:多地重拳整治医德乱象

时间:2025-08-19 17:18:21

近期,医疗行业接连曝出多起违反职业道德与伦理规范的事件,引发社会广泛关注。多地卫生健康部门迅速响应,对涉事人员及机构展开调查并从严处理,同时推动行业系统性整改。以下为近期典型案例及监管动态的深度梳理:

北京:婚外情与手术渎职双案并查,协和体系医师遭顶格处罚

北京市卫生健康委通报,胸外科医师肖某因长期婚外情、手术渎职等多项违规行为被吊销医师执业证书,并处以5年以上禁止从业的处罚。调查显示,肖某自2019年起与护士长保持不正当关系致其两次流产,2024年又与规培医师董某莹发展情人关系并致其怀孕,期间更利用职权违规调整董某的轮转科室。其职业操守崩塌的极端案例发生在2024年7月的一台肺癌手术中——因与护士争执竟擅自离岗40分钟,导致麻醉患者无人主刀,全靠麻醉医生与护士勉强维持生命体征。值得注意的是,董某莹的医学博士学位亦被撤销,其论文涉嫌抄袭北京科技大学专利,且规培期从3年异常缩至1年,暴露出学术审核与规培管理的双重漏洞。目前国家卫健委已联合多部门对协和医学院展开深入调查,强调将“对违规、违纪、违法问题一查到底”。

上海:隐私泄露与性侵事件接连曝光,监管回应遭舆论反噬

上海市东方医院创伤外科主任孙贵新涉嫌传播患者麻醉裸照及180份手术信息的事件,将医疗机构隐私保护机制缺失的问题推向风口浪尖。尽管举报者提供多张确凿照片,院方初期仍以“没有这样的事”搪塞,引发网友集体质疑:“照片都有,还无耻辟谣?”更令人忧心的是,闵行区某中医诊所同期发生医生借针灸治疗性侵患者案件。受害者高婷(化名)经历10次治疗后遭遇侵害,抑郁至无法正常工作,而家人“不要声张”的劝阻折射出维权困境。两起事件叠加效应下,上海市卫健委已要求全市医疗机构开展隐私保护专项检查,并强制推行“异性诊疗第三方监督”制度,明确要求“男医生做妇科检查必须有第三者在场”。

广州:伦理审查失守与诊疗规范缺失并存,监管补漏提速

广东省卫健委近期通报两起标志性案件:白云区某65岁男医生因未按规范安排护士陪同,单独为女患者诊疗引发纠纷,最终被永久取消行医资格;另针对引发国际争议的“基因编辑婴儿”事件,调查确认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伦理委员会未依法备案,涉事教授贺建奎被认定“严重违背学术伦理”。这些案例促使广东紧急升级监管措施,包括强制所有医疗机构三个月内完成伦理委员会备案,并将医德考评与职称晋升直接挂钩。

系统性整改:从个案惩处到制度重构

三地监管行动呈现出从“事后追责”向“事前预防”的转变趋势:

技术防控:北京要求手术室安装离岗预警系统,上海试点诊疗行为全程录像加密存储;

伦理强化:广东建立医学研究双盲审查机制,禁止未备案机构开展人体试验;

培训革新:三地同步推行“医德学分制”,将伦理案例纳入继续教育必修课。

正如某三甲医院管理者所言:“比起吊销执照,更重要的是重建患者敢闭眼接受麻醉、敢独自走进诊室的安全感。”当前风暴般的整顿行动,正是医疗行业刮骨疗毒的必经之路。